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
我很喜欢吴晓波先生的《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》,当初学写作文时,老师们会教导我们,作文题目是多么的重要,要响亮、深刻、引人深思等等,“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”就是如此,似乎语法上不合理,但却吸引崇尚自由、渴望新生、追求不同的年轻一代的视线,比如我。
护士,多么普通的职业,服务类、渺小、听从命令、打针发药是这个行业的标签,多少人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,被日复一日平淡重复的工作磨灭掉个性,过着一眼便能望到未来的生活。这样的生活算是“浪费”吗?如果凭着这样的心态,那便真是浪费了。
护士,多么普通的职业,但却在患者倒地时立刻上前进行急救,在患者病情出现细微却致命的变化时及时分辨、干预,在患者伤心流泪时搭上肩头轻声安慰,在患者熟睡的夜里打着手电筒巡视……护士,多么普通的职业,患者的一个微笑似清风拂过心头,让人舒畅,一声赞许能一扫心头的阴霾,一个大拇指让心底的信念愈发坚定,一声感谢便能让人热泪盈眶。
没有人能妄加评论这种职业,即使身在其中也不一定能领会它真正的奥秘。护士的美在哪里?是戴上燕尾帽时心里油然而生的神圣感,是知道自己担负着生命的重任而从不松懈的使命感。每天早上换上圣洁的白衣时,身上的疲劳一扫而光,眼睛都在放光,这难道不是一种神奇而美好的力量吗?
想要真正不浪费生命,要拒绝做专业小白,拒绝一问三不知。
护士这个行业,长期没能摆脱外界的偏见,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护士没能真正发挥出业务水平,没有将自己学习过的专业知识真正应用在临床,没有让患者感受到护士专业知识的重要性。今天出院的一位患者,是一位技术员,他对我说,如果他手底下的技术员能像我们这些护士一样认真负责、细致上进就好了,我问他,技术员不是特别精益求精,严格要求自我吗?他说有些人想一劳永逸,掌握一门技术吃到老,不思进取,要有人拿着鞭子抽着向前走。其实我们护士群体中也不乏这样的人,吃老本,不求创新,不求上进,所以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底层,得不到提升,而要想成为大牛,就要拒绝做专业小白,掌握患者病情、治疗、护理,正确解答疑问。
想要真正不浪费生命,就要拒绝做无名氏。
如何让患者记住你,除了能正确解答患者疑问, 重点在于让患者感受到护士为他所想,感受到护士对他的关怀,这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。提前15分钟到岗,问问张阿叔睡得怎么样,王阿姨吃得好不好,李阿叔伤口还疼不疼,做了某些治疗后有没有好转,现在有没有出现什么新的问题,几句话对我们来说很简单,但是日复一日的积累,却会成为最好的招牌。一个六人房,我是其中三张床的责任护士,节假日的时候,那个房间成了一个患者的“包房”,刚好那几天我值班。等到节假日回来,新收的几个患者我只与他们见过一面,只介绍过一次,但却惊奇地发现他们竟叫得出我的名字,王阿叔说同病房的人都说我好。接下来的治疗护理当然也进行得很顺利,整个房间的氛围也很融洽。我想,是那一声声的问候,或是那不出声的仔细观察,又或是夜间巡房的轻手轻脚让他们记住了我。
护士的生活,其实并不平淡,它每天都充满着变化,一不留意,便要付出惨痛的代价。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抱以怎样的态度,无论我们想做向阳的葵花,还是低头的稻穗,都要找到阳光,在适合的土地上,汲取营养,结出丰硕的果实,那便丝毫不浪费!
(文/口腔外科 李红玉)